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 中美新能源车渐行渐远|苏雨农的长镜头

中美新能源车渐行渐远|苏雨农的长镜头

2024-05-11 15:31:07

8月8日,拜登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将对美国本土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并要求任何接受补贴的公司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芯片。这一法案将提供527亿美元资金支持。其中390亿美元将用于半导体公司,20亿美元用于汽车和国防系统使用的传统芯片。而且,在美国建立芯片工厂的企业将获得25%的减税。

凡是符合法案规定的电动车,可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优惠,从2023年至2032年执行十年。对汽车制造商20万辆汽车税收减免的上限,也将一并取消。这对于通用、丰田等产品价格相对低,销量大的企业有利。但是享受补贴的车型,电池必须在北美组装,电池的原材料必须来自美国及其贸易伙伴国家。同时,要求新能源车电池及原材料逐步出自美国及贸易伙伴,提出了时间表。

有媒体报道宁德时代也将暂停在美国建厂的计划。与此同时,宁德时代也宣布,计划投资 73.4 亿欧元在匈牙利建厂。这也是该国历史上获得的最大投资。

8月13日,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中国人寿、中国石油、上海石油化工股份五家公司宣布将从纽交所退市。这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

当我们说到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的影响,其实应该包括三个含义。第一个是能源本身,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就是从能源安全的战略考量,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第二,新能源车其实是智能汽车,智能汽车代表了汽车全新的发展方向,是科技竞争力的象征;第三,是新能源汽车背后,从锂,钴,锰,镍等原材料,到制造芯片关键的设备、软件等等,整个供应链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此前,中美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相互借势的。以蔚小理为代表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在美国资本市场融资,是因为门槛比较低,有更广泛的资金来源,以及对新概念的认同等等。出于加州对于自动驾驶的支持,以及硅谷的研发力量,很多创新企业都在加州设立研发部门。反过来,特斯拉在上海建厂,也获得了相当大的政策空间,对于特斯拉而言,快速投产,反哺国际市场;对于中国而言,树立了新能源汽车的样板,起到了鲶鱼效应。可以说,在前一个阶段,中美两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尽管技术路线上有差异,但实际上是相对融合的,在人才、资本、技术、供应链上有大量的交流,是共同在推进汽车行业的变革。

然而,如今形势不同了。汽车,作为工业的结晶,以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的结合,体现了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尖端水平,也是中美两国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主动和被动引发的脱钩,将不可避免。

美国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既鼓励芯片、新能源等重要产业回流,同时也对和中国相关的发展机会、资金和原材料链路进行了限制。这几年来,美国一直对中国科技企业采取各种制裁措施,相信今后这种趋势只会越来越严重。

如今,中美两国都需要重建自己掌控的供应链,对世界各地都会产生影响。中国企业必须做好长期竞争的准备。对于我国来讲,很多关键领域可能遭遇困难,但这也将引导我们自立自强。这种局势,可能对新造车企业更加不利,一方面,有些企业更多的依赖国际知名供应商,由于缺乏积累,在供应链上储备不足,而且他们的融资渠道也会受到影响。对我们蓬勃发展的出口形势而言,同样存在很多变数。进入发达国家更加困难,舆论上的内外压力也会产生波及。

很难说,当前面临的局势是好是坏,但是,是大势使然。我们不需要过多的分析,美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我们又有哪些优势资源。人家已经行动了,绝不能等着人家主动收手。一切全靠我们自己。不论如何,中国汽车向智能化大趋势全面转型,中国品牌产品全面扩大市场份额,中国汽车行业独立自主攻克难关,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庄严承诺,都不会改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