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与产业都加快了进化的脚步,物换星移的节奏中,一切固有价值体系的认知都在经受来自最底层的解构式冲击。
但那是一种醍醐灌顶式的、令人愉悦的冲击,原本看似不可兼得的鱼和熊掌,竟然如同太极图一样,黑白两极能够完美融合、共存。
就以我们最喜闻乐见的偏好调性而言,传统人群喜爱奢华、尊贵,而先锋受众酷爱科技、新颖。究竟哪一派能够成为豪华汽车品牌内涵演化的方向?哪个关键词才是未来移动出行的核心图腾?也许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激烈争议的场面,实际上已经是毫无必要的多虑。
丽思卡尔顿创始人霍斯特·舒尔茨这样解析科技对奢华调性的贡献:“千禧一代是在使用科技的环境中长大的……高科技和高触感不一定相互排斥。”在他看来,新时代对豪华的诠释,恰恰是与前沿科技融为一体。
引领行业发展的一线德系豪华品牌,很早就开始关注到高端感和科技感的统一性,其中又以奥迪的“科技标签”历史最长,因而沉淀远比特斯拉这样的“高端科技新贵”更深。
未来,格调的高度将由科技的星光去丈量。从此刻起,美学、科技与奢华各自的辉彩交错、融汇,那是未来的次元最为迷人的光芒。
如果横向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消费电子领域,已经率先将“科技先进”等同于“品牌高端”。手机制造商里,无论是海外的苹果,还是国内的华为,都是以出众的科技、精巧的设计支撑起品牌溢价和形象。
即便是苹果反复强调的“引领设计发展潮流”和“体验优先”,幕后恰恰也是先进科技的背书——出众的用户体验离不开先进的人机工程设计,产品经理再怎么懂得客户需求,也需要通过工程师去落实;而设计更是有赖于工艺技术的先进性,还会受到研发和工程的匹配边界限制。
更不用再去提苹果和华为手里有多少让业界艳羡的技术专利,以及每年为研发投入数百亿巨资。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不会有如今的这几大高端手机品牌。
同样,如今汽车越来越具备部分消费电子的特征,有“智能终端”和“物联网节点”的新角色,在“科技感=高级感”越发构成当代价值取向基调的背景下,豪华汽车品牌的高端性,确实需要用技术或者科技去作为那根最有力的支柱。
“这款车有_____配置功能吗?好高档啊!”在十年之前,空格里填写的可能是魔毯悬挂,可能是大排量发动机,可能是柏林之声或者宝华韦健音响;而当下,引发惊叹的几乎齐刷刷变成智能驾驶、高续航电池、大尺寸触屏。
正如11月17日“奥迪未来盛典”里所带来的两款全新概念车——双门电动敞篷GT车型奥迪SKYSPHERE概念车与四门GT车型奥迪GRANDSPHERE概念车,不仅仅是用来秀出新颖设计理念,同时也是奥迪对“明天的汽车”的畅想与发挥,将“引领未来高端智能出行的坚定决心与先进实力”作为展现主旨。显然,奥迪并不打算只做一场秀,更是要在视听震撼中带给人们深思。
无论是从成本摊薄的财务角度,还是高端用户更容易接受新科技的市场需求角度,回顾燃油车时代,豪华品牌一直是技术发展的火车头,引领了大排量发动机、涡轮增压、直喷等技术的普及,这个逻辑在当下也从未动摇。
那么,既然电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新四化或者新五化是汽车产业的必然发展方向,自然而然,谁能做好电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相关技术研发与落地,谁就是更为成功的豪华品牌。君不见,各大车企彻底转型为ALL-IN纯电动的公司,几乎都是先用旗下豪华品牌作为先锋?
用干货数字来描绘当前奥迪在豪华品牌里的科技领先位置:适应纯电动车的整车平台数量最多,MLB EVO、MEB、PPE、J1四大车型平台都可以派生纯电动车,覆盖各级别细分市场;专利领跑,奥迪在全球总共拥有13,000多个专利组,单个专利和专利申请合计超过23,000项,插混和纯电车型去年有57项专利申请,为当时专利申请榜第一。
现在电动化言必称“电池电机电控三电”,那么奥迪如何自行掌控核心三电技术?同LG化学合作生产三元锂电池,未来将用上大众集团标准化电芯,自研感应异步电机与永磁同步电机,通过创新电控实现电机预通电,提升行驶动力……再加上比传统四驱响应速度提升3倍的E-QUATTRO电动四驱系统、制动距离缩短两成的IBRS智能刹车控制系统,奥迪手里已经攥着一把电动化的好牌。
除了电动化,数字领域有可扩展软件平台革新用户体验,MMI导航增强版与奥迪智能手机界面构建奥迪·数字化生态服务;智能化领域有奥迪激光雷达LIDAR等构建多重感知自动驾驶,以及打造全球首次在公开道路融合V2X信号的L4自动驾驶演示等。可以说,奥迪的科技标签是用实打实的技术底蕴淬炼出来的结晶。
本土化方面,一汽奥迪作为奥迪品牌在中国发展的驱动者,也是在电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三大方向全面发力,加速奥迪面向未来的转型进程,助力提升奥迪品牌智能化竞争力。
让我们换个视角,把自己代入到用户角度。既然我们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变得越来越“既想要很高级,又想要很科技”,那么对于早早关联到科技标签的奥迪来说,恰恰就是为用户实现了“鱼和熊掌兼得”。百年汽车品牌,为整个行业探索方向的意义,便也从这里得到彰显。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丘吉尔告诫世人要回顾远一些,也要前瞻远一些。能够把握潮流、提前布局,是领跑时代的先决条件。
这就像为何伊隆·马斯克能够让SPACE X做大,毕竟各国航天产业都并未真正推动商业化进程,更像是政府意志的产物。而从苹果掀起智能手机革命,到谷歌WAYMO打开自动驾驶之门,举凡产业领头羊,势必有着比众生更为长远的眼光。
汽车产业在新四化浪潮里剧变,那么谁在昨天预先布局今天?又在今天前瞻未来?奥迪给了我们有关“超前决策布局,把握行业变革机遇,明确企业转型方向”的答案。
原本,奥迪就以前瞻眼光闻名于产业:能够在德系豪华车中最先看出中国的市场潜力、深耕东方并推动豪车消费启蒙;能够率先推动产品规格下探至年轻消费群体。在新科技角度,奥迪同样最早感知到了“自动驾驶”、“数字化”和“电动出行”三大核心方向的重要性,定下了稳步发展智能电动汽车的路线。
早在1989年,奥迪就推出过DUO概念车,能够用内燃机或者电驱动。此外,奥迪还着手研发天然气/双燃料G-TRON技术,并筹备氢燃料电池项目,从多个维度实现车辆替代性能源。而奥迪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努力,可追溯到2005年与斯坦福大学联手展开PILOTED DRIVING项目。
时至今日,当其他豪华品牌在“着手推进电气化、智能化”的时候,奥迪已经转入“加大投资力度”的阶段。从当前到2024年,奥迪在研发、固定资产、工厂设备等领域的370亿欧元投资里,电气化和电动化投资分别为150亿欧元和100亿欧元,这将使得2025年奥迪提供的电动车型数量增至约30款。2026年开始,奥迪新车型将全部为纯电动车,到2033年完全淘汰内燃机车型,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
还在感慨有些品牌的电动汽车设计前卫?本次奥迪带来的概念车已经在探索更具备未来感的设计与功能。不必惊讶于奥迪GRANDSPHERE概念车取消了B柱,采用对向开门和“2+2”座椅布局,奥迪SKYSPHERE概念车甚至具有“可变轴距能力”,电机及车身车架结构可以伸缩滑动:SPORTS模式下,车辆轴距缩短,变为车长4.94米的电动跑车,提升操控性能;GRAND TOURING模式下,车身将变为长5.19米的GT车型。方向盘和踏板也可以尽数隐藏,提供更为宽敞的空间。
当别的品牌努力做着大家都在执行的尝试时,更为前端的探索才是先锋角色应尽的义务。
从机械工业时代的制造商,向着信息联网时代的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这样的宏大目标,既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前瞻目光,也需要“十年磨一剑”的技术沉淀。
可喜的是,如今“豪华和科技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成为越来越多观点的共识,那么奥迪为代表的科技豪华品牌会在未来的舞台上散发怎样的光彩?毫无疑问,将更值得我们去翘首期待。
笔为剑,人作侠,但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