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打车回家,在手机APP里输入起点和终点,附近车辆自动匹配接单,没过几分钟一辆车停在眼前。后排入座,系好安全带,亲切的沪语指令传来“欢迎乘坐,点击确认出发。”四下张望,却没有找到声音的来源,说话的竟是汽车本身。甚至,主驾驶位子上坐的也不是司机,开启“自动驾驶”模式后,一旁的安全员无需操作,汽车会运转“聪明的脑瓜”,盘算最优行驶路线,安全、平稳、高效地把你送到目的地。
这场景听起来有点科幻,若非在滴水湖畔亲身体验,很多人和记者一样,都不敢相信如此充满未来感的出行方式已成为现实。上周末,“百姓看滴水湖AI创新港”活动举行。现场可试乘商汤绝影L4级自动驾驶小巴和搭载上汽AI LAB高级别自动驾驶2.0技术架构的飞凡汽车MARVEL R。这些“聪明车”,以感知技术作为“眼睛”,算法作为“大脑”。即便遇到复杂路况和突发情况,也能如“老司机”般从容应对:路口遇到闯红灯的非机动车,自动紧急刹车;前方有卡车挡道,打灯、变道一气呵成……
自动驾驶技术这几年发展得如火如荼。在临港新片区,经常能看到正在进行“车路协同”测试的智能汽车。2019年8月,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开园。截至目前,新片区已累计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118.2公里。业内人士比喻,AI赋能汽车后,汽车就变成了一个在地上跑的机器人。临港新片区有封闭测试基地、开放测试道路,就像“幼儿园”,智能驾驶汽车需要感知环境收集数据,再借助车联网在云端学习、训练,不断迭代升级车机终端,最终实现无人智能驾驶。
7月18日,东海大桥自动驾驶测试专用道管理措施实施。上汽友道智途5G+L4智能重卡东海大桥队列跟驰“减员化”运营测试启动。这是国内首次在开放道路上开展“减员化”测试,也是自动驾驶商业化探索实质性“无人化”运营的里程碑式节点。友道智途CEO王瑞认为,洋山港和东海大桥是自动驾驶企业的天然“大摇篮”。
产业基础好、应用场景全、技术支撑强、政策突破大,临港新片区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立以来,新片区抢抓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产业革命浪潮,全力打造“未来车”引领地。目前拥有特斯拉、上汽两家超百亿级企业,以及赛亚森、均胜、郡正、延锋、杉杉、道生天合等一批年产值超10亿的企业。
2021年,临港新片区汽车产值规模突破1700亿元,连续两年“翻一番”,约占全市五分之一。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产值规模突破1400亿元,约占上海市的五分之四。根据规划,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汽车产业规模将力争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30%,助力上海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智能网联汽车是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中规模效益最大、最具备产业化前景的领域。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来临,汽车将由人驾驶的机电产品逐步发展成为人工智能驾驶的数字产品,汽车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会发生巨大变化,也会催生更多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
当前,上海是国内最重要的汽车制造、出口和消费城市之一。根据“十四五”规划,上海市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制造领域,推动汽车产业新能源化、智联化、共享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增强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拓展国际主流市场,培育壮大新势力车企;促进汽车与5G通信、物联网、智能交通等融合发展,实现万亿级产业规模。
风从东方来,临港新片区这座“未来之城”崛起,将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