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 股价大涨之后,华为成了江淮汽车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股价大涨之后,华为成了江淮汽车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2024-04-26 15:49:50

江淮汽车在乘用车市场上的存在感有多低?先来说一个小段子。

前段时间笔者所在城市的地方车展上,参展的江淮经销商打出的标识是这样的:

思皓现在和大众除了一个纸面上的名分,还有多少骨血关系我们姑且不去深究。但在宣传上这种“去江淮化”的做法,是不是显得江淮汽车有点太掉价了。

当然,可能江淮汽车方面也是默许这种做法的。对现在的江淮汽车而言,名分算什么,能卖出去车才是王道。再说,当初江淮和大众合资搞出来思皓品牌,其目的本来也就是希望借势大众品牌。

但是就算打着大众的旗帜,市场也并不买单。

江淮汽车公布的7月份产销报告显示,7月江淮汽车销量为43766辆,同比增长11.55%。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17212辆,同比增长43.35%,应该是江淮汽车整体销量同比增长的最大助力,数据看上去一片欣欣向荣。

然而在乘联会的7月新能源厂商零售量TOP15排行榜上,位列第15位的特斯拉中国销量是8461辆,销量17212辆的江淮汽车竟然榜上无名。

尽管统计口径不同,数据会有出入,但差距如此之大,唯一可以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的,只有可能是江淮汽车在向经销商压库,以图“粉饰”产销月报。

燃油车方面,我们就以江淮汽车官方的产销报告为标准再分析,43766辆中乘用车销量占25844辆,如果纯电动车有17212辆,那么燃油车的销量就是8632辆。

目前在江淮汽车官网的乘用车板块中,包括思皓、瑞风在内,皮卡忽略不计,在售的燃油车型有13款。13款车型拿下8632辆销量,这个数据如果是准确的,那也是够寒碜的。是纯电动车销量数据失真,还是燃油车销量被挤压,只有江淮自己心里清楚了。

终端市场没有存在感,但在股市上,江淮汽车的存在感可不低,几乎成了今年汽车板块中的一只明星股。

数据显示,从今年4月份至今,江淮汽车的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一度大涨200%。甚至在江淮汽车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亏”预告后,股价还连续三天大涨20%。

很难想象,一个已经沦落到以“代工”和“地方补贴”为主要盈利来源的车企,能走出这样一个在行业内极为少见的“魔幻行情”。

而这半年里,能支撑江淮汽车股价上涨的理由,或许只是一个江淮和华为联合造车的传言。

就在6月的时候,有消息传出,江淮汽车以及其他两家二线车企将与华为合作“智选”车型。参考此前小康股份的走势,江淮汽车的上涨也就不奇怪了。只不过,无论是江淮还是华为对这则消息都没有给出明确回复。

终端市场的低迷,和股票市场的人气,形成鲜明而有趣的反差,背后折射的是江淮汽车目前的困境。

我们不妨来看看江淮汽车的财务数据,比起不透明的销量和充满泡沫的股价,一个企业的营收和利润更能说明问题。

往回看五年,江淮汽车的营业收入逐年下滑,扣非净利润也均为负值。从2017年至2021年,江淮汽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91.5亿元、500.9亿元、472.9亿元、428.3亿元、402.1亿元;其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93亿元、-18.77亿元、-9.78亿元、-17.19亿元、-18.84亿元。

但是,江淮汽车总能依靠高额的政府补贴弥补亏损,转负为正。从2017年至2021年,江淮汽车获得的地方政府补贴分别为6.02亿元、12.77亿元、11.17亿元、13.02亿元、20.04亿元。

而江淮汽车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中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7.07亿,原因被归咎于疫情和芯片短缺、价格上涨,以及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整体成本上涨,整车和底盘销量下滑。

更要命的是,今年占据江淮汽车营收一半以上,利润更高的商用车板块也开始出现了大幅下滑。照此估计,大概率今年全年江淮汽车还将会是继续依靠补贴来“扭亏为盈”。

这几年来,在乘用车板块一蹶不振,商转乘战略无疾而终后,江淮汽车就像一个陷入泥潭的人,拼命想抓住每一根可以救命的稻草。

先是为蔚来代工,硬是把代工业务做成了江淮汽车的“现金奶牛”。有业内人士估计,当蔚来汽车的年度代工订单达到20万辆时,江淮汽车光代工费就可以年入15亿元。

然而蔚来与江淮汽车的代工协议目前只到2024年,随着蔚来自有产线的落成,江淮汽车代工这条路也开始充满不确定性。

拉上大众搞合资本来是希望搭上大众这艘巨轮,走上风光的合资道路。哪知道大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外资股比放开之后,大众扩大股比,把江淮大众变成了大众安徽,实际上是甩开了江淮。

思皓品牌变成大众授权,江淮运营,看现在思皓的车型,哪里有一丝一毫的大众技术基因,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合资品牌。

这次江淮汽车又试图搭上华为。虽然造车的消息还没有确认,但是华为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江淮往低了说就是要继续活下去,往高了说就是要在乘用车市场重新找回存在感,从这个角度看双方都没理由拒绝合作。

不管合作形式是代工还是联合造车,这可能都是江淮汽车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文/优视汽车 老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