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原因都讨论得很清楚,但看了最近这出大戏,才恍然大悟原来最本质的原因,从来不是国产剧依赖IP 轻视原创,而是某些群体自恃过高,自命不凡。
事情开始于尾鱼的一篇微博,随着《司藤》爆火,作为网文作家的尾鱼也逐渐成为国产剧投资方的新目标。
11月18日,尾鱼却突然通过微博发难,以长文对峙影视方,提出以后卖小说版权要在合同中保留作者对剧本的编审权,不然宁愿不赚这份钱。
在这里说明一下,“编审权”这个词不一定准确,尾鱼的意思是希望她作为原作者,能有权利对剧本的改编提出修改意见,大家不用对这个词上纲上线。
尾鱼还在文中提到,所有改编过和正在改编的作品中,只有《司藤》她还算满意。
其他的要么人设和故事完全魔改,要么直接是难看到不忍直视,尾鱼本着原作者的责任,每次都尽心尽力提出意见,甚至写出长达千字的修改意见。
然而这些意见在影视方看来不值一提,她经常被“你不够专业”“你可能不太了解剧本的改编”等诸如此类的理由敷衍过去了。
可事实证明,无论尾鱼够不够了解编剧工作,或者对影视改编行业有没有经验,她至少有作为观众最基本的鉴赏能力。
尾鱼的发言引起轩然大波,可笑的是,被尾鱼当众diss的所谓影视方还没发言,反而让不少编剧玻璃心起来。
网上有句话我觉得特别有道理,叫的最响的那个,就是被石头砸中的那个,想必这次趟浑水的不少编剧,就是如此吧。
这几位编剧的核心理念就是:外行人不要来指导内行,你只是个网文作者/吃瓜路人,你根本不懂编剧的工作是什么。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最近还有一件事跟尾鱼一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陈漫拍的一系列图,疑似丑化亚裔形象一事。
千篇一律的眯眯眼和诡异的表情、氛围,不论陈漫在拍摄时是否有恶意丑化的意图,但总归是让很多正常人看了觉得不舒服。
大部分人持质疑态度,小部分人开始站在上等人的角度上指指点点。
《奇葩说》选手姜思达就替陈漫说话了:“一个创作者需要锐利,而锐利往往意味着不好接触,或者说他至少没打算跟你接触。”
翻译成人话就是,我们跟你们不是一个档次的,少挨我。
还硬说这件事是同行相轻的锅。
行吧,姜思达口中所谓的审美多元,也不过是他们以上等阶层的身份,要求普罗大众必须接受他们的艺术性。
有阳春白雪就有下里巴人,不是普通人必须要艺术家从高岭之花跌下神坛,而是当我们看出了其中似乎有什么深意,有没有权利提出质疑,得到解答。
作为代表中国人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艺术家,陈漫有解惑的责任,而不是对普通人的审美进行霸凌。
当然了,姜思达并不觉得这是他们的审美霸凌,反而觉得这是普通人对他口中的知识精英阶层的霸凌。
这种事儿放在哪个圈子都是一样的,这几位抱团取暖的编剧对尾鱼的围追堵截,不也是以一种精英心态,看不起网文写手和观众吗?
在他们心里,也许观众并不重要,他们是替甲方服务的,又不是替观众服务的。
微博ID“读乐乐”的编剧就说了:“烂剧替公司赚钱了,对不起观众,好歹对得起甲方。”
我希望这位编剧明白烂剧赚的是谁的钱。
以及真的有路人会让烂剧赚钱吗?还不是你们找来流量演员,赚的是粉丝的钱?
现在国产剧市场越来越倾向内容导向,等流量演员不好使了,你连甲方爸爸也会对不起的。
再说,如果按原著好好拍,说不定甲方赚钱更多,这么一看还赔了呢。
不认真反思问题,反而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国产剧圈内有这样一群乌合之众,怎么好的了?
这位“读乐乐”的代表作有《寂寞空庭春欲晚》豆瓣评分4.9,《放弃我,抓紧我》豆瓣评分4.6,待播作品《镜双城》口碑值得期待。
汪海林老师在编剧圈战斗力一绝,之前凭作品没打响名声,自从开始骂年轻演员,人气飞涨,可算让他找到流量密码了。
一边看不起流量,一边做尽了能获取流量的事儿,汪海林老师从不怕网友对他口诛笔伐,没人理他他才难受。
口口声声编剧圈水太深,将烂剧的产出全盘推卸责任,但又不是所有编剧都产出烂剧,比如写一部爆一部的王倦,人家怎么没发表意见?
编剧们似乎有很多委屈要诉说,但在我看来,最委屈的是尾鱼。
因为尾鱼从头到尾没有指责编剧,她的长文矛头指向的是影视方,她也在评论中回复到,她觉得编剧相对专业,身边也有优秀且努力的编剧朋友,所以她只是希望原作者的意见可以被参考和采纳,并没有要求自己去做编剧。
编剧们主动对号入座,偏离主题,也让我等普通观众焦心,阅读理解能力差成这样,国产剧未来堪忧啊。
真的很心寒,以前觉得国产编剧话语权太小,大家试图以微弱的力量帮助他们对抗资本,以拿回话语权。
可现在看明白了,他们哪是话语权太小,明明是野心太大能力太小,话又多。
更不用我们多管闲事去对抗资本,他们恨不得抱紧资本大腿,好为自己的烂剧本抓住一根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