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的消息,德国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冲击下,已经开始调整发展战略了。德国《经济周刊》11月18日发布消息,德国老牌车企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在11月18日当天对外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免决定,原本担任大众中国CEO的冯思翰将在2022年2月正式卸任。卸任原因是大众汽车近两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不佳,电动车战略进展缓慢,造成大众在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局面。
熟悉汽车市场的人普遍都知道中国一直是大众汽车最重要的市场,即使是在新能源汽车大发展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仍占其全球总销售额的41%。但进入2021年下半年后,大众集团也感到了寒意,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直线下滑,特斯拉新能源汽车销量猛增,再加上全球油价上涨,多重因素都让大众高层对燃油车的前途产生了深切担忧,不得不重新思考企业的战略方向。
其实大众汽车之所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落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了全球汽车芯片短缺的影响,新能源车的产能一直跟不上。另一方面是大众汽车在电动汽车转型方面一直没有实现大动作,换言之,就是没有尽全力发展新能源车。过去大众凭借其在中国燃油车市场上无与伦比的地位,一直稳坐钓鱼台,该状态一直保持到了今年前半年。但后半年形势风云突变,特斯拉、比亚迪和五菱宏光等品牌的电动汽车销量猛增,这些品牌的部分车型成为爆款,很多买家付款后需要等待数月才能提车,而被大众寄予厚望的新能源车ID系列未能进入销量榜前40名。
对于德国大众的处境,德国慕尼黑汽车经济和技术专家明格尔斯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谈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德国汽车制造凭借领先的机械技术和发动机技术,保持了近100年的领先地位。但是进入21世纪后,德国汽车制造商没能及时转变思想,犯了三个战略失误。第一个失误是对燃油车过于执着。这位专家提到,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欧盟就已经在在努力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但德国企业却坚持自己的理念,对每一次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都没有努力适应,而是通过游说政府的方式让德国车企成为特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德国车企没有真正重视电动汽车。直到特斯拉快速崛起后,在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后,德国车企才反应过来。
第二个失误是配套的车联网服务没跟上。德国车企没有和通讯技术企业深度合作,在车联网、自动驾驶和5G通讯等方面技术积累不够,已经落后于中国和美国。虽然德国车企已经紧急联系了谷歌或腾讯等企业,但已经不是第一梯队了。第三个方面是芯片领域,传统燃油车只需100-200颗半导体芯片,新能源车需要1000颗以上,欧洲芯片制造能力有限,容易被卡脖子。汽车作为德国工业的基石产业,德国现在已经开始在新能源车领域狂奔了,也意味着特斯拉成了德国车企的公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