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倒水莲的简介】
黄花倒水莲,中药名。 中国特有物种,生于山坡疏林下或沟谷丛林中。分布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地。性味甘、微苦,平。有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之功能。
【中药名称】
中文名 :黄花倒水莲
拼 音:Huánɡ Huā Dào Shuǐ Lián
英文名:root of False-yellowflower Milkwort
【黄花倒水莲别名】
黄花参、鸡仔树、吊吊黄、黄花用水莲、观音串、黄花大远志、黄花远志、吊黄、倒吊黄花、倒吊黄、黄花金盔、观音坠、黄花鸡骨草、黄金印、念健、牛耳音、白马胎、一身保暖。
【黄花倒水莲药材基源】
为远志科植物黄花倒水莲的根或茎、叶。
【黄花倒水莲采收和储藏】
茎、叶春、夏采收,切段晒干。根秋、冬采挖,切片晒干。
【黄花倒水莲的植物形态】
原形态黄花倒水莲 灌木或小乔木,高1-3m。
根粗壮,多分枝,表皮淡黄色,肉质,味先甜后苦;茎灰色,有浅褐色斑点;枝圆柱形,灰绿色,密被长而平展的短柔毛。
单叶互生;叶柄长9-14mm,上面具槽,被短柔毛;叶膜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8-20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钝圆,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被短柔毛;主脉在上表面凹陷,在背面隆起,侧卧每边8-9条。
花两性,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8-15cm,直立,花后延长,可达30cm,下垂,被短柔毛;
花长15-17mm;萼片5,早落,均具缘毛,外萼片3枚小,不等大,中间1枚盔形,其余2枚卵形至圆形,长达3mm,里面2枚大,花瓣状,斜倒卵形,先端圆形,基部渐狭;
花瓣3枚,纯黄色,侧生花瓣长圆形,2/3以下与龙骨瓣合生,基部向萼面呈盔状延长,内侧无毛,龙骨瓣盔状,鸡冠状附属物具柄,流苏状;
雄蕊8枚,长约10-11mm,2/3以下连合成鞘,花药卵形;
子房压扁,圆形,具缘毛,基都具环状花盘,花柱长8-9mm,先端呈2浅裂状喇叭形,柱头具短柄。蒴果阔倒心形至圆形,绿黄色,直径1-1.4cm,具半同心圆状凸起的棱,无翅,具缘毛。
种子圆形,直径4mm,棕黑色至黑色,密被白色短柔毛,近种脐端具一顶端突起的种阜。花期5-8月,果期8-12月。
【黄花倒水莲的图片】
【黄花倒水莲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360-1650m的山谷林下、水旁荫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忌干旱及强光。土壤以土层深厚,质地潮湿疏松、腐殖质丰富的壤土为宜。
【黄花倒水莲性状鉴别】
根粗大,肥粗大,肥厚多肉,直径0.6-3cm,有分枝,表面淡黄色,味略苦。
单叶互生,具柄;叶片质薄,多皱缩,完整叶呈窄长方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20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或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或疏毛短柔毛。
气微,味淡。 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微温。"
【黄花倒水莲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微温。
②《广西中草药》:甘,平。
功能主治:补益,强壮,祛湿,散瘀。治虚弱虚肿,急慢性肝炎,腰腿酸疼,跌打损伤。
①《广西药植名录》:"全株:舒筋活络,治黄疸,血崩,月经不调,子宫脱垂,产妇虚弱。根:祛风,去湿,止痛。"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滋补强壮,散瘀消肿。治劳损性腰腿痛,跌打损伤,急慢性肝炎。"
③《广西中草药》:"补气血,壮筋骨,治病后虚弱,产后血虚,脾虚水肿。"
【黄花倒水莲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磨水外搽。
【黄花倒水莲的复方】
①治急慢性肝炎:黄花大远志根三至五钱;或鲜叶二至五两,水煎服。
②治营养不良性水肿:黄花大远志、绵毛旋覆花根、何首乌、黄精、土党参,水煎服。
③治贫血:黄花大远志、土党参、鸡血藤各一两,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江西《中草药学》)
④治外伤出血:黄花倒水莲鲜叶,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