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前夕,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与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合作启动全国最大的 “万名患癌生存者生命质量调查”,旨在科学评估癌症康复俱乐部在癌症患者的康复、心理支持以及提高生命质量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帮助更多癌症患者走出困境和阴影,寻找“有尊严的幸福”。
群体抗癌可超越生命
一位年仅28岁的胃癌患者程先生(化名)说,刚结婚,他就发现自己患上了胃癌。因为年轻,凡是遇到他的人都感叹:真年轻啊!小年轻也生病!……如今,经过手术和多次化疗,程先生已有10多个月的“癌龄”。
在他的抗癌经历中,除了科学治疗外,健康心理也是关键。有些人得了癌症后与社会隔离,始终走不出疾病的阴影;还有些人病急乱投医,盲目相信偏方,结果事倍功半。其实,通过运动、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全方面的科学调整和治疗,群体抗癌,才可超越生命。
在临床上,记者发现,像程先生这样的“70后”、“80后”年轻癌友越来越多见。在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举行的爱心康复营中,年龄最大者为70多岁,最小的才30岁不到,有的还是大学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康行为与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余金明教授、博导分析说,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生活方式不好,年轻人患癌症的比例也日渐上升。在肿瘤发病的“高速期”,相对于遗传因素而言,包括心理压力、生活方式等外部环境因素,成为肿瘤快速发病的真正原因。
为看儿子长大她又活10年
10年前,41岁的王女士被诊断为晚期肺癌,发现时癌细胞已骨转移。专家会诊给出了一张“死亡判决书”:最多活3至6个月。但她没有放弃:“我要为儿子活下去”、“只要活过两年看到儿子初中毕业”、“再活三年就行,看儿子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她一次次给自己定下目标,现在看到了儿子大学毕业、工作,意外地活过了10年。 “与癌共舞”的10年里,尽管癌症已侵袭到脑部,但她依然乐观:“我从不认为自己是名癌症病人,我把肿瘤当作自己的孩子,努力地与癌症和谐共处。 ”
在医学上,把五年定为癌症的治愈期。下个月,王女士将迎来自己的“10岁生日”。一路为儿子走来的她说:现在最大的期许不再是儿子,而是想用自己与生命抗争的10年之路,为更多其他癌症患者服务,希望病友们也都能坚强乐观地活下去。
在参加了癌症康复俱乐部的学习后,她不仅开通了博客,还公开了电话,在康复学校鼓励病友树立信心。 “我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大家,大家也有了信心;我还参加学校的抗癌明星报告团,给大家讲述抗癌经历!癌症病人一定要发自内心地笑,发自内心快乐,要为自己创造一个战胜癌症的生命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