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我喜欢的实力派演员,靠台词就能把眼泪勾出来”“专业上拍得规矩,考据党舒服了”……演技好、节奏好、质感好,当这些观众评判剧集的“硬标准”评论越来越多地汇聚在《埃博拉前线》,该剧也正在成为今年年底又一部口碑佳作。
《埃博拉前线》由腾讯视频出品,无止境文化承制,方芳、茅熠担任总制片人,南柯总编剧,杨文军总导演,罗晋、毛晓彤领衔主演。以2014年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的真实事件为核心原型,《埃博拉前线》以类型化叙事实现了主旋律作品的“好看”,也成功传递了医者仁心的正能量与大国担当的责任感。
实现目前的好口碑,制作上的“细”成为《埃博拉前线》精品化的一个关键词,也成为观众对该剧评价很高的一方面,大到非洲风情和P3、P4实验室等专业医疗场景的还原,小到一个药瓶的摆放,全剧以具有真实感的整体质感和细节搭建了故事背景,全方位打造优质观剧体验。
我们不妨从人、事、物这三个点,整体看看这种“细”是怎样实现的,为剧集内容的精品化提供一种参考。
人:专业性与人文性交织的角色群像
《埃博拉前线》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的是,毫不露怯地用镜头大段记录医护人员操作。第12集中国医疗队首日接诊,一个近两分钟的长镜头完整拍摄了第一批接诊人员的消毒、清洗和第二批穿戴防护服的整个交班过程,所有演员的动作都需要符合标准,拍法可谓是“艺高人胆大”。
展示真实的医务工作者形象,是《埃博拉前线》塑造“人”的第一层。进行过完整专业训练的演职人员,让剧中大量专业医疗戏有着极高的完成度,通过一举一动表现出真实可信的角色背景。
这种专业性也成为表现人物状态、完成叙事的细节依托。何欢刚进入桑宜村时,口罩的鼻子处没有捏紧,穿戴防护服操作也不规范,让郑书鹏一眼识破她是假扮医生;但一段时间后,她在一场对话戏中流畅完成整个穿脱洗消流程,角色对防治工作的用心与强烈的责任感也由此完成表现。
其次,出色的人物刻画表现在对角色特点的把握,以人文视角打造可信、可爱的人物群像。一是对医生群体医者仁心的深度表达,冯刚因为留观中心改造未完成拒绝了收治患者,却因此愧疚到一天没吃饭;一直强调为了安全“保持距离”的郑书鹏,在老村长生命垂危时口吸导尿。当地医生布拉罕所谓的“奇迹”不仅来自扎实的医疗水平,更来自医者的大爱和责任感。
二是角色塑造上的人文质感,以丰富的细节打造一个个真实的“人”。天真可爱的护士卢晓雯出征时拒绝带上母亲塞过来的玩偶,但大巴车离开的镜头里她还是抱着那个皮卡丘,角色性格立刻生动起来;坚毅利落的医疗队长范依林,却会通过录音和逝去的妻子对话,他的深情也成为观众的破防点。通过年轻人更容易理解和共情的生活细节,塑造出的充满人格魅力的医务工作者群像显得真实可感。
没有精致的妆容,只有擦不完的汗水;没有失真的感情渲染,只有深厚的战友情与医者大爱。《埃博拉前线》医务工作的专业性与人物刻画的人文性,交织构成了可信的人物群像,而演员们踏实的表演成为内容表达完成度的保障。
许多片段都非常令人难忘,冯刚含着泪说出“我是医生”,郑书鹏在老盖去世后不敢进他家时颤抖的手,何欢靠着含泪的眼神让郑书鹏相信了她的身份,演员们的功底成为塑造人物的可信一环。这个发生在遥远非洲的故事,也因此无限拉近着与观众的距离。
《埃博拉前线》的叙事节奏也是备受认可的一点,第一集前20分钟就交代了人物关系和埃博拉病毒开始蔓延的背景。而且其节奏并非一路加速的“快”,是配合多元化叙事实现了观看体验舒适的张弛有度,在“急”和“缓”方面都下足了功夫。
“急”表现在剧情的整体推动上。为了增加可看性,全剧以抗疫主线与悬疑支线的类型化双线叙事,整体构成复杂的紧张局面。而这两条线并非割裂,通过表现非洲抗疫工作复杂性和对当地人命运的人文关怀,在内容节奏和价值传递上都实现了高度统一。
抗疫主线上,医务工作者们要和“死神”抢时间。中卡友好医院改造为留观中心,刚刚落地的援非医疗队只有七天时间;埃博拉患者的发病,甚至只有几分钟,当何东救助车祸中的疑似埃博拉患者时,不顾危险给患者做嘴对嘴人工呼吸急救,只有一个想法是“我只想救他”,每一个抉择都没有预留时间,只是医者仁心最直接的反应。
何欢调查钻石案的悬疑支线不仅有着起伏的故事线,比如乌尔曼偷拍事件,从身份悬疑到靠着一个手势查明真相,都有着精彩的悬疑质感;来自该故事线的不确定性也让抗疫主线更加好看,18号病人的身份之谜、P3实验室落地时的风波让援非医疗队的工作更具挑战。
“缓”则通过人物故事和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人情味的填充,通过多元化叙事留出了硬核剧情之外的“软”力量。当归国的医生们在飞机上看到援非医疗队留下的寄语,“医院花园里的月季花开了”“请做好闷热准备”等表达着对援非平淡日常的眷恋,但更表现出这些逆行者们肩负使命、直面艰险的坚定,不需要豪言壮语依然可以令人潸然泪下。
此外,剧情在人物经历上补足的故事也同样感人。何东对好友罗启晗的失误严厉批评,但如果了解他家两代人献身援非医疗的故事,观众便会有深度的共情;郑书鹏与老盖的友谊更成为剧情的一大亮点,当他和老盖的女儿玛南一起听着老友生前最爱的《梁祝》,不但分享着回忆,更坚定了一起“带着这个害怕”坚持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决心。
张弛有度的节奏感,不但让多元化叙事的《埃博拉前线》多条线索有条不紊,也带来了极其丰富的观看体验,进一步实现了多层次的情绪打开,收获“一天八个泪点”的观众好评和追剧热情。在此基础上,制作上的用心让这种体验进一步增强。
从第一集里热闹的卡巴利亚街市,到桑宜村简陋的木屋、路旁的巨型兽骨,再到载歌载舞的篝火晚会,有评论点赞“从画面到风俗跟我记忆里的非洲简直一模一样”。无论是专业的医疗场景还是非洲当地的风土民情,“写实”成为《埃博拉前线》让观众获得代入感的一把钥匙,更成为整个故事展开的沉浸式背景。
比如对非洲场景的高度还原,在桑宜村置景时专门在地面撒上黄土,表现非洲当地的土壤特点;还有如棕榈酒、木薯糊糊、可乐果等生活细节,食指向上“一言为定”的当地动作,也成为传达非洲人民热爱生命和亲密关系的感性化符号,让医疗队了解当地、适应治疗工作的过程更加容易理解和共情。
这也表现出《埃博拉前线》在制作上靠细节讲故事、做质感的特点。首先是对还原现场的高要求,不但有医学层面的真实,还有包括非洲风土民情的还原,如河边为新生儿祈福的仪式、全村对亡者的告别仪式,也都以写实的非洲风情进一步传递当地文化和价值观。
其次,大量丰富的意象镜头,成为构成该剧叙事相当感性的视听语言。当新生儿夭折,郑书鹏和何欢等悲伤地坐在一起,镜头先拍到了几条已经没有人有兴趣的烤鱼;临终前想尝一口“真的可乐”的病人死亡,可乐瓶倒下散开的白色泡沫象征着生命的消逝;老韩给女儿拿来一双粉色拖鞋的特写,代表着这位父亲依然把女儿当作孩子的心态。
这些意象配合全剧多种镜头视角,也达到了完善叙事的重要功能。比如郑书鹏与布拉罕因不同认知就“保持距离”展开争论,长镜头的最后落在两头牛的身上,“对牛弹琴”的隐喻让人忍俊不禁;何欢遇险时,老韩办公室的镜头从一幅关公像开始移动,成为他老派、重情义的性格缩写,也隐喻了后续的故事展开。
《埃博拉前线》在写实基础上做的艺术性处理,成为观众产生共鸣感和沉浸感的关键入口。从非洲生活场景到医疗工作细节,大量来源于生活的素材经过加工处理,让观众以第一视角出发充分感受事件、氛围和人物,通过画面感受非洲、感受那段惊心动魄的援非抗埃经历。
立足真实事件,《埃博拉前线》从全球化视野出发完成了一次具有格局、价值和情感的主旋律叙事。在做精、做“细”的整体质感背后,是剧组讲述这个故事的责任感和敬畏之心,让观众能更好地了解医疗援外感人的人、事、物,实现了真实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成为传递美好和正能量的影视化新视角。
这种对内容的态度,也是国剧走向精品化必不可少的工匠精神。随着更多优质主旋律内容登陆腾讯视频,或可期待更多《埃博拉前线》这样的作品与观众见面,继续传递平台责任感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