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24到11月18,因为疫情,第二届IM两岸青年影展延期了近三个月才得以举办。
等待是漫长的,等待亦是值得的。
在这里,我们能看见的不只是电影,还有许多对电影依旧保持真诚热爱的年轻的心。
是院长在平潭参加第二届IM两岸青年影展的时间。
对于爱电影的人来说,这三天称得上是鱼得水、鸟归林,钻进任意一个影厅都能沉浸其中一整天,唯一可惜的是时间有限,没法看完全部作品。
三天里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很多,在不剧透的前提下,先摘取几个有特色的记忆碎片——
还记得第一天早上踏进第一个影厅时,一眼就被惊讶到,座无虚席,连进门的过道和台阶上都站满了人。
许多人就这样站着看完了整场电影。
要知道,主竞赛短片单元的入围短片大多由年轻新导演拍摄,既没有流量加持,也没有资本后盾,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IM两岸青年影展是唯一能够看到这些作品的机会。
明知短期内难见回报,依旧愿意将目光投给寂寂无名的新人导演们,比起锦上添花,伯乐一顾更加难得。
我觉得奇怪,既然知道不能摄屏,怎么还动这心思?
直到影片放映结束主持人邀请主创上台,才知道,原来她俩就是该片导演和摄像,这是她们的作品首次参加影展,第一次公开放映,意义非凡,所以才想留下点纪念。
也是这一刻我无比清晰地意识到,IM影展确实帮到很多年轻导演实现梦想的初次落地。
有银幕放映,有观众反馈,和以往自娱自乐完全不同的奇妙感受,是助力她们迈向成熟导演的重要一步。
或许过几年,再提到IM影展,人们印象里的标签会不止是新鲜、稚嫩,而是一处好导演的梦想萌芽之地。
斩获最佳影片桂冠的是艾买提·麦麦提的《手风琴》。
颁奖礼上这部短片导演说的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这笔钱对他“下一部片子非常重要”。
不禁让人想到最新一期《导演请指教》里很现实的一句话:“拍短片没意思的,赚不到钱还没什么人看。”
话是不假,短片上不了院线无法盈利,但这就注定短片没意思了吗?
在平潭,我看见了反例:
新人导演们尝尝囿于资金不足、资源有限选择短片,场景剧情也只能从简,可他们的作品依旧能够让观众清晰感受到影像的力量。
此次IM影展中很多入围作品都展示了难得一见、出人意料的,生活的背面。
有探访麻风病人康复村落的《最后的藤叶》,有回顾非典时期隔离学校的《黄真真的演讲》,有关注巴以地区犯人家庭的《生于意志与硝烟》,有跟拍残疾诗人李松山的《山羊胡子》,还有探讨脑瘫少年青春期性冲动的《果果》……
其中一部名叫《公园旅馆》的纪录片,聚焦的是因为负担不起生活费用,不得不在北京儿童医院附近公园风餐露宿的病患儿童家长。
导演在映后分享时回忆,当初她为了拍摄这部影片,跟被拍摄者们同吃同住,一起住在公园里很多天,亲身感受过他们的处境,才能拍出最真实的镜头。
那些住在公园里的家长们,或许之前也和无数普通家庭一样体面,但当重病的苦难突如其来压垮了生活,就不得不躲进社会的裂缝艰难度日。
他们的困境真实存在,他们的韧性也值得被看见。
本届影展的评审委员会主席王小帅说:“我把摄影机关心了他,也解放了我,我能够找回我自己。”
对他者的关注、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自我的反思,都不会因作品时长打折扣,而这明明才是电影最有意思的部分。
或许正是因为拍电影的初心不同,所以受到的审视也截然不同。
自带流量与话题的明星导演们在综艺镜头下与各方声音争论不休,另一边,在这个风大浪急的海岛上,同样拍摄短片的真·新人导演们和观众们的交流却意外地温和。
在这里,你总能感受到:对不同视角的包容。
映后分享时有观众问导演:“你的影片背景设定的到底是哪年?怎么会出现如此落后的画面呢?”
导演顿了顿,解释道:“其实那些场景都是我真实取景的,现在依旧有地方就是那么破旧,还有人守着已经倒闭的工厂,可能我们平常的生活已经非常现代化,但他们好像停留在了几十年前没有改变。”
他还补充,影片拍到的很多建筑都被拆了,有些在他拍完不到一个月就成了平地,“在消失之前,至少我的镜头记录下了他们的一点痕迹”。
我们总是习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丈量世界。
而电影,恰恰是帮我们打开世界另一扇门的把手。
在本届影展落下帷幕的同时,有个好消息一并传来——
IM两岸青年影展即将在福建省内院线组织线下观影,省外高校和艺文空间也有机会看到参展作品。
既是让更多人看见导演们的作品,也是在向下一波新人导演发出信号。
第二届的招募持续了10个月,走访了90所高校,收到了1376部作品进入初选。
期待下一届能看见更多有意思的短片,更有想法的导演,继续为IM两岸青年影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和心中的热爱一起,让电影的魅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