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11月冷档期,而今年比往年更冷。
即便《扬名立万》成为票房黑马,票房冲击7亿+;即便10月中旬爆发的疫情,目前除了大连之外,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关门的影院陆续重新开张;即便《长津湖》马上就要刷新内地影史票房纪录。但这也无法挽救今年11月创造近8年票房最低的事实。
根据拍sir了解,最近一个月,在工作日期间全国大量的影院暂时关闭了1/3的厅,不再安排中午12点和晚上10点之后的场次,不再雇佣小时工,压缩用工成本。
其实早在复工伊始,我们就曾多次发文呼吁各方如何有效避免电影冷档期,然而一年多过去了,最终结果还是令人唏嘘,我们今年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冷档期,也见证了电影院一轮又一轮的关门潮。随着12月的临近,冷档期也并非一去不复返了。2022年的内地影市,我们会迎来更多的冷档期。冷档期救市,真的成为伪命题了吗?
纵观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发展的最近十几年,已经从2003年的10.8亿,增长到2019接近650亿。16年整整60倍的增长,在全球任何一个市场都非常罕见的。也正因此,造就了电影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而档期的冷热不均就是目前在市场层面最大的危机。
对于目前的内地影市而言,目前仍然布局着多个冷档期。除了众所周知的1月“春运档”、9月“开学节”之外,通常在每年的3月-6月以及10月中到11月底,也都会有短则1周,长则2-3周的冷档期诞生。
而作为后第一个完整年份,今年的整体票房表现,着实有些拉垮。
一个健康发展的电影市场,不应该有一天是浪费的。2017年的时候,每天日票房产出不足5000万的只有33天,2018年全年票房突破600亿,但单日不足5000万的天数却达到了49天。虽然2019年这一数值略微下跌到了46天,但是考虑到全年643亿票房,单日应该平均1.76亿票房,每一年有着46天低于30%平均值票房。但是这三年对比今年来说,都可以说是太健康了。如果说2018-2019年,单日大盘不到5000万的天数,基本还在50天左右,今年则突发增长到了123天。而今年还有30多天才结束,预测还会有10个左右5000万单日票房以下的天数。
除此之外,今年还产生了不少单日票房在3000万以下的天数,放在过去,每年只会有除夕一天会出现这种状况。在银幕数大幅增长的当下,对于影院收入无疑是产生了巨大的伤害。
这个11月,已经产生了15个单日大盘低于5000万的天数,预测最终将达到18天,刷新最新的影史纪录,而目前来看,这个11月的单月大盘同时也将止步18亿,相对比去年11月18.82亿的大盘成绩进一步下跌,再次刷新影史最低纪录。
有序放开对进口片的限制,是目前拯救冷档期最快速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在现在的情况下,拯救中国电影市场,有序放开进口片用来充实大盘,已经刻不容缓。
首先,经典重映影片应该日常化。去年7月底到8月初,经典重映、复映片短暂的成为了市场的宠儿。一方面为了提振复工初期的大盘成绩,另一方面也为了鼓励更多的新片定档上映。不过,根据统计,复工阶段总共有41部电影重映,其中28部取得了100万以上的票房成绩。但这41部重映电影的总票房累计仅为5.96亿,占暑期档7-8月总票房的16.5%,仅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与《星际穿越》两部进口重映片票房破亿。
如此低的票房占比,似乎也让重映片的意义削减。其实不然,其实有相当多一批好莱坞经典影片,都拥有着5000万甚至1亿+的票房体量,选择在进口片比较稀缺的档期,每周释放1-2部,均可以有效的让单日大盘5000万以下的天数减少。让优秀影片在影院复映重回大众视野,在片源数量上不充足的当下,既满足了一部分影迷观众的需求,又可以有不错的票房,这也是内地影市的双赢。
其次,全面放开好莱坞分账片的限制。过去几年,好莱坞分账大片在中国基本都能保持30-40%的年度总票房占比,在强势年份,进口片总票房甚至有超过国产片的“风险”,这也是国产片“谈好莱坞色变”的起源。终于,从2017年开始,伴随着进口片占比的逐年下滑,内地影市也逐渐放宽了对好莱坞分账大片的上映限制:95%以上的分账片都可以选择在周五正常公映,提前20-30天左右定档,除了春节、暑期、国庆之外,大多数好莱坞分账片也都能获得同步,甚至提前北美的待遇。
然而,最近一年,好莱坞分账片的内地档期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迪士尼、索尼、派拉蒙的影片基本无法正常公映,为了挽救分账片在内地的窘境,也为了保持内地影市的活力,适当放开影片的档期限制也是目前相对不错的选择。此外,进一步放开分账片的宣发限制,不仅可以给分账片拓宽一定的受众,还能让好莱坞片方在内地投入更多的宣发费用。无论是对于内地影市大盘,还是对于承接外包工作的宣发公司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最后,我们也应该简化买断批片送审步骤。对于买断批片来说,因为相关手续的繁杂,大多数批片是在影片在海外公映之后,才开始进行内地的送审工作。一般情况下走完全部的审批流程一般至少需要4个月的时间,因此大多数批片也都会晚于海外至少3-6个月才能够上映。延迟上映,也会对大部分影片造成热度的伤害,而海外公映3个月之后释出的高清资源,无疑对影片内地公映也会造成消极影响。
也正因此,买断批片的片方也会经常遇到亏损的问题,除了买片需要掏的买断费之外,还需要给有关部门交付至少200-300万的保底发行费用,以及硬盘制作、基础物料制作费用的基本发行费,以及在译制厂的译制费用等。这也导致近年来批片市场整体的“颓势”,除了少部分的爆款,大多数批片最终都是亏损的结局。简化买断批片的审批流程,对内地市场的繁荣也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中国电影市场在2021年大概率依然会是全球票房第一大市场,拥有着这份自信,为何不敞开胸怀,进一步放开进口片在内地的市场呢?这对于票房大盘、对国内电影公司来说,皆是双赢。
拯救冷档期的还得是国产片
虽然用进口片救市,是最有效迅速的办法,但是考虑到目前的政策限制,国产电影还是目前救市的唯一中坚力量。
冷档期是国内电影市场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与思考的一大问题,而能够从根源解决这一问题的,也要靠国产影片的持续助力。因为,冷档期不是市场死穴,反而是新的生机所在。
档期依赖症和大档期扎堆的困局已经很难摆脱,在进口片很难在年内出现5-10部稳定输出后,无论是从市场方面的需求,还是观众的盼望来看,仅靠一些复映片是很难提升市场热度。中国电影其实从各个方面已经都需要用勇气去打破冷淡期。
当然,并不是所有影片都有勇气去直接空降,虽然目前内地在发行环节方面通过几次空降的操作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大部分影片都希望留有足够长的时间去准备,尽管现阶段一块硬盘对于一部电影的发行是重点,但其他物料和宣传片的铺陈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些冷门档期和空窗期,并不是观众的期待度不高,也不是行业的投入有限,而且大家都会担心在这些档期物料无论是媒体的关注度还是观众的热情都会受到限制,而制约的因素往往又是影片在整个宣发过程中过度的“保密”和“低调”,并不是所有影片都会有像《少年的你》那样高的关注度,这也导致了冷档期的恶性循环。档期越冷,越没有片子敢来,越没有片子敢来,档期就更冷了,这在没有进口片的当下,似乎已经成为了无解的困局。即便去年11月有《除暴》、今年11月有《扬名立万》这种票房黑马,依旧无法让月大盘突破20亿。
眼下的市场更需要优秀国产影片的登场,完成冷档期中的接力,并带来冷档期佳话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