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记者采访陈奕迅,问歌里开头第一句的“歌后”是不是指梅艳芳?
陈奕迅反问,香港能有几人称得上经典歌后?
直到今天,陈奕迅都不敢看他与梅姐最后的一次合作舞台。
在那次舞台上,她拖着病体提携他:
“陈奕迅是一个很有天才的人,只是我们还未发掘的到,未来的日子,他必定让你们看到他的另外一面。”
不止陈奕迅,还有太多太多的人念着梅姐的恩。
例如,当年得梅姐恩惠的娱乐圈小角色江志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大制片。
用了七年,于是便有了它——
为了养家,本该拿玩具的年纪,不得不拿起话筒和姐姐卖唱。
奔波于鱼龙混杂之地,让她早早就知道酒场规矩,看到欢场心酸。
无人可知,那种不符年龄的老练与世故,是她用韶华换来的。
“如果有机会,我想重新再过一遍人生,不过这个人生要从十几岁开始,十几岁前的人生就不要了,太苦了。”
所以,当她在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演唱徐小凤的《风的季节》时。
人们惊叹于一个19岁的姑娘怎会唱出词曲里的沉沉哀伤。
她的19岁抵过太多人的半生。
一向刁钻古怪的黄霑毫不犹豫地打出了史无前例的满分。
我们不得而知,迈入娱乐圈于她而言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唯一肯定的是,梅艳芳的爆红,是香江一个从未有过的奇迹。
彼时的香港演艺圈人才辈出,竞争激烈,新秀全靠默默无闻地熬,才有一番天地。
接连打造出《似水流年》的豪迈男儿,《坏女孩》的叛逆先锋,《妖女》的妩媚风情……
“慢歌唱的不是悲伤,是唏嘘,快歌唱的不是兴奋,是反叛。”
乐坛不止有她梅艳芳,她要为其他后辈留机会。
35岁获香港乐坛最高荣誉奖金针奖,历史上最年轻得主,该记录至今未被打破
她有的不止是惊人歌技。
21岁,初次触影的《缘份》,获得金像奖最佳女配角。24岁,首担女主的《胭脂扣》,为她拿下双料影后。不到三十岁,梅艳芳已经成为歌影双后。
文艺和商业好似天然筑了一道壁垒,演员很难兼顾,两全其美。
又是梅艳芳破了“铁律”。
和成龙合作《醉拳2》,和周星驰合作《审死官》,和杜琪峰合作《钟无艳》。
票房飙红,让她多了一个称号——“喜剧女王”。
可转眼,她拍《男人四十》,你也很难出戏。
听她背《前赤壁赋》时,看她眼里浸满了迷恋、迷失、迷茫……
那一刻,你不得不承认,她是个天才。
梅艳芳从不认自己有“才”,她只认自己有“情”。
现在,你很难再看到一个艺人可以不做头等舱,然后跑到经济舱和伴舞一起玩。
再难看到一个艺人在自己的豪宅里专门空出一间房放粉丝的礼物。
更难看到一个艺人半夜跑去给流浪汉送被子,流浪汉被吓到,她抱着被子在后面追。出身草根的梅艳芳,懂得小人物,也甘做小人物。圈内也是,谈起梅艳芳,没一个人不说她好。
作为前辈常常提携后辈,她说这是本分。
她知演艺圈的百花齐放,是要互相成就的。
周星驰是圈里出了名的性格乖张,但他和梅艳芳在一起时,总会舒服的大笑。
《醉拳2》里,梅艳芳演了成龙的小妈,之后她没少吐槽。
成龙也顶讨厌她迟到,好几次气到要发火,但一看她的戏立马气消了。
可以说,演艺圈里每个人都能翻出一件与她有关的趣事。
她的人缘里,从没虚情假意,都是友情岁月。
所以,当她成为香港演艺协会唯一一位女会长时,娱乐圈最团结。
甚至,在病危之时,非典之际,她牵头发起《1:99音乐会》号召香港歌手演出为病患筹款,加油打气,凝心聚力。
“在这圈中我认为我得到的一班歌迷的爱和我的朋友,在圈中我得到的友情,是胜于一切的。”
他是她的“张国矮”先生,她是他的“梅艳竹”小姐。
同荣迷一样,梅艳芳的粉丝也齐心聚力做了不少事。
梅艳芳走后,歌迷们将自己与她的故事合集凑成了一本书,叫《Anita With》。
给歌迷成立助学金。担心天太晚不安全,邀请探班粉丝去家里睡。看到女孩子被欺负,她上前,“他有没有欺有你,有就跟我说,你知道吗?女孩子不可以让男人欺负。”
是啊,他们的青春曾被这样的人温暖过,怎么可能放得下。
她的大房子里经常聚了一群人玩乐。
她成了很多人的大姐大,却很少机会做小女生。
她柔软的总叫人疼惜。
“没有人,可以开过那么多演唱会。也没有人,会在身患重病的时候,再在红馆连唱八场。然后赴零下温度的日本,拍露肩广告。她的斗志,令人肃然起敬。虽然我们未必人人同意她这样做。不过,梅艳芳从未要求我们同意。她只要求我们宠她。爱她。这我们全做过了。”
可惜,还有太多的人来不及宠她,就没机会了。
虽然知道梅艳芳经历的都明了,她的故事里有些无可奈何的不可说。
但抛开这些来看,这部电影仍有弊病。
选取新人演员来演梅艳芳无可厚非,但是不断穿插的真实影像,让观众刚准备接受设定时,立马出戏。
同时,导演没有能力用剧情来填充和引导。
导致新人生涩的表演欠了些复杂。
而这份“复杂”恰是梅艳芳的魂之所在。
在里面,她叫方艳梅(名字倒过来就是她本名)。
她看着学校门口,少男少女的简单情愫,她向往,怀念。
看完《金枝玉叶2》,我想你会理解,为何她有过那么多深情,离开之前唯独要再见下初恋。
梅艳芳的歌里,《女人花》传唱最高,但她最不愿唱这歌。
这不像她。
而这首歌恰是翻唱自初恋近藤真彦的《タ烧けの歌》。
这才是她,坦荡的追爱,绝不自怜自艾。
重病之际,她依旧给自己安排了工作。
挚友刘培基劝她,她只说:
电影,她联系上了江志强监制的《十面埋伏》。
不料病情加重,为她专门写的角色,到底换不换?
一直到11月底时,她说,别等了,演不了了。
她的最后留给了歌迷。
80磅的衣服,与她一般重,她依旧昂首挺胸,傲视群雄。
少有人知的是,那时的她因癌细胞转移到了肝脏而出现严重的腹水,腰围比平时大了几圈,演出服为此每一场都要改大尺寸。
她是强撑着走上舞台的。
可,你看不出她有半点病态。
她在台上和老友闲聊打趣,提携后辈语重心长,还跪在地上接过歌迷送来的礼物。
谁能料到,这会是最后一面。
她穿上了婚纱。
“我穿婚纱不是第一次,不过没有一次属于我自己,这可能是我一生的遗憾,但我有你们的爱,我的遗憾都忘了,我把自己嫁给音乐,嫁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