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做个任务就能实现一个愿望。
派爷我帮大家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
我要“发量惊人”、我要“变瘦变美”、我要“有个好工作”、我要“上岸”、我要“富有”、我要“脱单”。
很好,都很正常,都是好实在的愿望。
但这设定一放到剧里,可就完蛋喽。
他们有的脑洞大开,希望学校里有马飞奔。
最要命的,还都实现了。
嘶,不瞒各位,我已后背发凉。
但我还是点开了这部剧。
看了几集以后,我当场许下愿望:
希望这世间再无这样的烂剧——
这是“迷雾剧场”今年的第三弹。
说明迷雾剧场彻底给自己玩下了神坛。
《致命愿望》,改编自那多的《那多灵异手记》之《喂食者约会》。
你就看它开篇一只蝴蝶,在赛博朋克风的画面里飞一飞。
因为这基本是全剧最科幻的地方了。
你看他们自豪了吗?
啊,不是,在手腕上戴个手表都得是透明的。
屏老大,字还倍儿小的。
没关系,咱还能有地毯式赛博朋克风搭建。
你就看这满地发着光的荧光棒。
导演,这把格局是不是小了。
你根本不知道这塑料感的视觉营造有啥必要。
是主角们90年代的服化道?
是听课都还在用笔和纸记笔记?
咱就说让这条腿自己走天下了。
咱是不是得把对自己的标准提到《银翼杀手2049》这样的?
反正怎么看,科幻这条腿都是折了。
那迷雾剧场应该有的悬疑呢?
因为学生们发现自己手机里多了一蝴蝶标志的APP
它是干啥的?
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则。
以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利益。
这样的设定,吸引了这群大学生。
开整!你去某居民楼给我晃晃窗户。
她去某居民楼给我推个小车。
完全OK!那买点儿染料放在广场的行李箱里吧。
只要你做了,你就肯定能实现愿望。
这不,命案就来了。
拉着同学做了个复盘,一下全明白了。
原来他们之前做的所有事情都被串联在了一起。
这完全不悬疑,它根本经不起推敲。
咱们在既定的结果里推原因,你会觉得勉强成立。
当你用这些因去推爆炸这个果。
你会发现不确定的因素可太多了。
但凡有一个人没完成任务,都不可能在那么刚好的时间里去杀一个人。
这就是在生硬的去圆整个逻辑。
而生硬,恰巧也是这部悬疑剧的硬伤。
所有的玩家,都没有一个必须要去做任务的理由。
所以每一位玩家都有可能成为那个不确定的因素。
面对一个从天而降的app,一群有思想的大学生就轻轻松松被欲望操控了?
难道这就是导演想表达的:年轻人是无所畏惧的?
而这样的不合理同样出现在另一条线上。
人物简介里的他,善良热血,追求真相,是平凡又不凡的中年英雄。
剧里的他,莽撞且自信。
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调查,他就认准了一切责任都在梁友和。
最后新闻一发布,冤枉了一无辜人,害得人家上吊自杀。
一条线是以裘文东(范丞丞饰)为首的年轻人。
一条线是以那多(冯绍峰饰)为首的中年人。
导演在采访里是这么说的:
那派爷我点开个评论都是什么:
文淇和范丞丞可太有cp感了。
一场比陆依萍去陆振华家要钱那天还大的雨里。
那运镜,剪辑上的花活儿,没少给哥用。
这怎么一到考验演员爆发力的时候。
那家伙镜头切的,情绪全比谁动作大吗?
那真是等情绪差不多了,才敢给特写啊。
我就听他念着不痛不痒的台词:
“说的都好听,陪我到最后!你会陪我?”
他瞪着眼;他咬着牙;他念台词根本张不开嘴。
我脚底下的600套迪士尼反正是出来了。
我没说错吧?没说错吧?
在剪辑的加持下,翻身就上了马。
再加上大家膜拜的眼神和路里花痴的表情。
别的咱不提,我就想问一句,这马是他追的吗?
那冯绍峰扮演的那多一张嘴,我还以为是知否里面的顾候呢。
整部剧,他真的在《知否》和《西游记》这两部剧里反复横跳。
又用力又瞪眼的,浮夸的不得了。
结果拍出来的是个啥呢?
低龄的台词、花里胡哨的剪辑、让人疑惑的运镜、逻辑混乱的故事线。
是《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的编剧。
那就是它从专注剧本,变成了取悦粉丝。
不再把心思放在剧本上的迷雾剧场。
前面的路铺的再好,又能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