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相机产业的整体份额持续下滑已经不是新鲜事,但似乎人们对器材的呼声依然是高涨的,新品虽然层出不穷,但却无法撼动更多广大用户更替器材的热情。大概这就是“瓶颈期”了吧——目前相机的常规水准:像素、高感、连拍甚至防抖都已经达到了“过剩”的状态,即便新品推出的频率依旧,却始终没有革命性的变化。大部分人手中的相机“再战”个三五年也不会落伍。那么,什么样的相机才能引发一波用户相机更新升级呢?
在前文中我也提到,硬件的升级似乎已经达到了瓶颈期,虽然像索尼Alpha 1这样在高像素和连拍速度双重突破的产品,也仅仅针对的是小部分用户的极端需求,对于常规拍摄来说并没有什么直观的的改变,相机产生图像的逻辑还是“祖传”的,甚至从湿版年代到现在也没怎么变过。
上面所说的直观改变就是“肉眼可见”的东西,比如手机常见的“手持多帧合成夜景”和“滤镜”等,才是真正关乎我们“随手拍”和日常记录直出等需求的方向。首先说说“机内算法”吧,其实这个话题在手机产品中早已普及且带来的提升效果显著,最为显著的便是手持夜景长曝光,利用多帧拍摄和算法来降低噪点,配合防抖算法即便对于一些普通用户,手持3-5秒的夜景也能得到明亮的画面,即便是最强的光学防抖,手持长曝光的成功率也不能保障,而算法就可以。
目前,对于绝大多数相机,甚至是昂贵的旗舰相机产品而言,机内算法也就局限于HDR包围曝光和多重曝光等传统项目了,甚至在10多年前的单反上都已经很成熟了。但这种功能的利用率也不高,还需单独开启相关选项。如果说在传统单反时代,这些技术受限于光学结构而变得复杂,那么在微单时代,传感器直接用于取景拍摄,与手机无二,何尝不加入这些功能呢?
使用相机拍摄时,是否还要一直坚守大量拍摄单幅照片再经人工后期才能实现的一些手机中成熟的算法功能呢?如果说手机算法会影响画质,那么在这个手机传感器都来到1英寸的时代,相信相机普遍更大的传感器尺寸再加上目前成熟的算法,能够带来的体验定会远超手机吧,但为何没人来实现呢?
不难发现,在数码时代人们经历了几个阶段,从直出到后期再到直出。数码时代的初期,最开始人们选择“直出”是因为后期技术尚未普及,普通的家用电脑难以承担后期重担。而到了近5-10年的时间,电脑后期软件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不后期反而成了“孤独求败”的另类。而随着手机内置滤镜的大肆渲染,更多不曾拍照的人也因为可以通过选择一些滤镜风格而轻松拍出“好看”的画面,逐渐对拍照有了兴趣,一键直出成了更多品牌现在苦心钻研的课题。
对于相对手机摄影更“严谨”的相机摄影,内置滤镜,或者称为“成像风格”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很“小白”的东西,但富士和适马就不乏是个好例子。富士的“胶片模拟”现在已可以提供18余种选项,收割了一大批“直出”用户,独特的色彩风格甚至逐渐受到了专业用户的青睐。
适马也在fp系列中加入了Color选项,最新推出的“粉末蓝”和“青橙色”也都风格明确,甚至有很多用户就是冲着这些机内“滤镜”来的。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众多用户反馈,有些传统相机品牌的色彩直出“优势”早已不在,那些机内的“艳丽”“风光”等不痛不痒的色彩模式,在这个时代或许确实是落伍了些。
话说回来,相比把像素和连拍速度推上一个新高度,开发一些好看好用的机内滤镜很难吗?
如果对于大部分非专业摄影用户来说,这么多年来人们普遍觉得相机依然是个“傻大黑”的玩意儿。所以外观颜值党成了相机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对于这个追求个性的年代,网络中对相机的造型的吐槽,要比性能、售价来的更直接。当然“美与丑”的评价是一件很主观的事,但复古造型却是一个很中性的风格,并且日益受到用户的好评甚至追捧,成为一个关键卖点。
复古风其实很好理解,毕竟相机就是从纯粹机械的年代逐步变得现代起来。现代的相机造型要从80年代开始算起,逐步取消了机械的快门、感光度等转盘,由液晶屏和波轮调节取代,机身造型也变得圆润了许多,包括涂装和饰皮也有些许变化,显得更为商品化,也的确更顺应电子化的改变。而时至今日,复古风格造型的相机也有不少,例如奥林巴斯PEN系列、富士X系列、尼康Df等复古机型,但在市场中所占据的比例依然算是小众。
最近,也有传闻称尼康正要推出复古造型的无反相机,并且即便在目前没有正式发布的情况下,网友的呼声和期待值都很高,可见复古造型的相机在市场中是有用户需求的。目前,佳能和索尼没有正式推出过主打复古的机型,不知这两家对于复古相机的市场作何考虑。但也不难相信,复古造型的相机依然会成为小众产品,毕竟小众才能彰显更多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