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范冰冰之间,你很难判断谁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贡献更大。
1、
央视1996年推出的《实话实说》,毫无疑问代表了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最高水准。作为该节目的首任主持人,一度是中国男性睿智、风趣和幽默的集大成者。
只是,电视台还是要收视率的。《实话实说》创造过新闻频率的收视高潮,可最终逃不出自高向低的下行曲线。2009年,《实话实说》停播了。而后的十年来网综脱口秀绵延不绝,奇葩说吐槽大会吸金无数。却长期只能在微博上刷刷存在感。
但这些都不能否定崔老师曾经带给全国人民的快乐,尤其是他曾和德艺双馨的赵本山老师同登春晚舞台,做过白云黑土的捧哏。
再看《还珠格格》。第一部是在1998年播出的,所幸当年我在大学里晃荡,没有成体系的接受过这部神剧的熏陶。可这部剧据说首播当年全国平均收视率47%,最高62.8%,成为中国电视剧有数据统计后的收视纪录第二名。你也许好奇第一名是什么,没错,正是《还珠格格》第二部:全国平均收视率突破54%,最高65.95%。这一套神剧中,范金锁都牢牢锁定了首席丫鬟的角色。
也是近十年过去,《还珠》一如《西游记》般,是寒暑假里各个三、四、五线卫视以及地方台打发垃圾时间的不二之选。哪怕再与琼瑶绝缘,你也听说过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更别说范金锁了。
综上所述,无论是崔老师还是范金锁,都是创造过历史的人,都是中国电视市场发展历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视工作者。时过境迁,你们仍不能否定他们曾铸就的历史功绩,他们都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了不断丰富中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碑上。
2、
只是,告别《实话实说》之后,崔老师变了小崔;作别《还珠格格》之后,范金锁成了范爷。要不是因为电影《手机》,他们之间恐怕也迸发不出什么火花来。
那还是2003年的贺岁档……
那一年,图谋赴港上市腾讯还在华强北赛格的厂房里扩编;淘宝网才刚刚熬过非典预备逆袭eBay易趣。
那一年,不要说iPhone,距离乔布斯发布iPod shuffle还差两年;统治掌上生活的是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
那一年,深圳CBD的房价才每平5、6千块;但看一场《手机》票价得80块钱。
说这么多“那一年”,我想强调的是——历史既定,绝无可能再改变;可历史,哪怕有再多哭笑不得的巧合,还是由人奋斗出来的。
刘震云写《手机》,冯小刚拍《手机》,范冰冰演《手机》,一定不会是直接冲着去的。当时的崔老师再有影响力,恐怕也顶不了冯氏贺岁片和葛优招牌的票房号召力。毫无疑问,拍电影的多半只是想着怎样做好赚钱,写剧本、演电影的多半只是想着怎样做既好赚钱、又好赚名声。
所以,仅就出发点而言,崔老师怪罪《手机》坏了他的声誉,乃至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以及种种,确有些牵强。吃饱了没事干,拍部电影就为了恶心?
可毕竟剧本中的一些细节和葛优的腔调,暗合了崔老师一贯的主持风格,多少会让人有些联想。这也难怪,当年刘震云和冯小刚都请教过崔老师,关于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再加上广大人民群众中不明真相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者大有人在,总把他和严守一对号入座,于是乎,情况变得复杂起来。
自那时起,崔老师的一颗拳拳斗心被激发了。不仅仅在节目里和人斗嘴,更是利用微博的异军突起,把打嘴仗的阵地推进到了万千网民当中。尤其是与方舟子的缠斗,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崔老师可能自己并不情愿,但诸多有识之士都给他扣上了诸如公共知识分子、业界良心之类的帽子。
与此同时,范金锁通过与冯小刚和华谊的合作,逐步甩掉了丫鬟的帽子。随后更是得到了成龙、洪金宝等华语影视圈大佬的大力扶持,又有各路资本人士加持。龙袍加身走戛纳红毯,当红跑男献爱情宣言,一句“我不需要嫁入豪门,我自己就是豪门”,从此定了范爷的江山。
由是观之,崔老师和范爷实在都是人中龙凤,是带着使命在奋斗的人。
就影响大众的能力而言,崔老师和范爷最终走上的是两条路。前者有点鲁迅的意思,呐喊声声,似是狂人,图的是启迪民智,激发大众思考欲。后者带些梦露的态度,虽说戏子多无情,可范爷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确定了整整一代直男审美观。她甚至以一己之力拉动了整形美容界50%以上的GDP,看看从微博到YY再到熊猫快手抖音里的网红脸,哪一张上面没有些范爷的范儿?
这两路神仙打架,你又能怎样选边站队?
3、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
围观一切,抱怨一切,亦是人之常情。
对此,无论是崔老师、范爷还是你我他,大都如此。崔老师的顺手一枪,捅开了“阴阳合同”的遮羞布,瞬间戳到了本就嫉富如仇的吃瓜群众们的G点。
没错,艺人收入畸高确实是个突出的问题。可“阴阳合同”并不是一个道德命题,而是一个法律命题。诸位根本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死死揪着范爷是不是签过“阴阳合同”不放的理由。很简单——诸位买过二手房吗?过去十几年里,二手房交易中怎么可能不签所谓“阴阳合同”?难道还要让刚需买房者承受更多莫名其妙的税负?
没必要搞双重标准,避税,本来就是一项工作;合法、合理避税,还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工作。崔老师有这个权利,范爷也有,你我都有。
况且,贵如范爷,身边怎可能没几个知法懂法的师爷?你还在翻刘晓庆、毛阿敏那些个艺人靠走穴挣钱的老黄历来说事儿?太不与时俱进了。如果“阴阳合同”一大堆,和范爷有生意往来的那些上市公司、国际知名品牌怎么对董事会、股东会交代?你当人家请的律师、会计师都是吃闲饭的吗?你当人家发年报之前审计师不会把跟范爷这样的大腕儿签的天价合同从头到尾核对个三五七遍吗?
所以,今天的范爷绝对有这样的底气,敢说“咱不逃税”!请注意,是“不逃税”,不是“不避税”哈。范爷实乃大滑头也。
避税方式千千万,“阴阳合同”最低级,甚至低级过去找一堆请客吃饭的发票来充费用——客人一顿喝了两打19世纪的Lafite,开张大额发票不过分吧?
明白了吗?你买二手房不得不签“阴阳合同”那是没有办法,服务你的只有地产中介,而不是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团队。你我都是普罗人民群众,避税走的是经济舱通道。范爷是范爷,享受的是VIP避税服务。你能在天眼查上看到的公开信息,范爷的团队早都办得一清二楚了。至于她有没有离岸公司,有没有海外影子企业,你能看得到?有人试图在“阴阳合同”上看她的笑话,除非你能追溯到范爷连金锁都还不是的那个年代的故纸堆里去。
介于此,我觉得这回崔老师狭隘了,拿抽屉里的“阴阳合同”来挑战娱乐圈潜规则。殊不知,这类潜规则正是包括刚需购房者在内的普罗大众最后能享受到的一点点避税通道。在限贷限售限购的大环境下,这条避税路子看来是快要寿终正寝了。当然,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不扯远。
4、
遗憾的是,崔老师从不炒股,所以才会犯下把华谊集团当成了华谊兄弟这样的低级错误。但崔老师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不仅仅体现在华谊兄弟这一家上市公司上,二是体现在整个A股文化传媒板块。上个交易日,在周末崔老师手撕“手机2”的消息几经发酵之后,4个小时里整个A股文化传媒板块蒸发了100亿市值。可以说,这是自千股跌停和熔断之后,该板块经历过的最大动荡。
崔老师已然超越浑水,是真正的大空头。
伤害了谁?冯小刚?刘震云?《手机2》?恐怕并没有。真正受伤严重的,只是那些不明就里便躺枪的散户以及基民们。作为创业板权重,华谊兄弟被砸跌停,买创业板ETF的基金都要跟着遭殃。
——与其向范爷、向刘震云家里的女眷们道歉,不如向万千中小投资者致歉。毕竟,崔老师您一开始只是为了向《手机2》要个公道,您的出发点恐怕连揭露娱乐圈避税潜规则都不是。
崔老师应该瞄准什么?容我斗胆建议一句:是演艺从业者或者说是娱乐圈从业者的畸高收入。
在我还小的时候,有一句戏谑的话是:。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个体户来钱最快,于是被人看不惯。特别是“投机倒把”者,拉关系走后门,拿计划内的条子转成计划外的票子,引起公愤。
而今,在知名艺人们的光速赚钱技能面前,“投机倒把”完全不值一提。
不说范爷本尊,就说说她的弟弟范丞丞。在其大力提携下综艺选秀节目出道,而后微博发条付费阅读状态,一夜之间就实现毛利近500万元。要知道,获得了中国国家科技最高奖的于敏院士(就是搞出了于敏构型的那位大爷)所得到的奖金,也不过500万元而已。试问,在这样的标本效应之下,年轻人会怎么想?劳动最光荣?幸福生活靠双手来创造?这么多年过去了,,但大家都比不上做艺人的。
所以,崔老师您就别光做空头了。若能举一反三,把对《手机2》的愤怒升华成对如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思考,把对“阴阳合同”的声讨深化成对基尼系数的研讨,那才真是善莫大焉。
归根结底,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早日告别贫穷,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才是正经事。